成为支柱型产业时机是否成熟?
“在经济新常态下,环境保护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必将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主题为“经济新常态 产业新模式”的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说。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的外部条件逐渐变化。首先,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总量和结构有利于发展环保产业。其次,环境领域成了投资热点,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雨水管网、土壤环境修复等,将更多地推动PPP模式发展。第三,公众对环境的支付意愿显著提升,环境产品消费业成为一种大趋势,环境投资将明显加大。
同时,我国环保产业自身条件也逐渐成熟。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产业总体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特别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日渐成熟,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都将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背景下,文一波认为,随着产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推广,我国环保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延伸和转变。比如,企业从工程设备转向投资运营等环境业务,从单一产业链环节转向横向、纵向的全产业链,从注重项目拓展转向注重企业并购。
他对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地方政绩考核应淡化GDP指标,强化PM2.5、COD等综合环境质量指标和生活幸福指数指标,切实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关爱民生同步进行。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环境执法风暴。借助新《环保法》的实施,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应针对高污染企业展开全面排查,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出污染治理市场需求,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第三,强化环境社会治理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环境立法将得到有效执行并进一步完善,环保产业也将随之获得发展契机。其中,应着重加强对环境PPP和第三方治理项目参与各方履约责任的监管。
第四,将环保产业打造成真正的支柱型产业。国家应督促地方政府尽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并进一步探讨、研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将环保产业真正打造成与房地产、互联网一样的产业集群。
两会预热
●大气污染治理
近日来,柴静的雾霾调查报道《穹顶之下》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实际上,大气污染治理一直是两会的重点议题。今年,这一议题被写入28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15个省(市、自治区)提出“治霾”,不少地方还对空气治理提出了“硬指标”,铁腕治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比如,辽宁、安徽、重庆、福建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空气治理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北京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重庆提出都市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240天以上;天津市再次将雾霾治理列入“一号工程”,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手段“狠抓”大气污染;河北省也把大气污染治理列为2015年的前3项重要工作。
●水污染治理
从已经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水污染治理也是热点话题之一。除长三角、京津冀等传统环境治理重点区域外,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以及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也在地方两会上明确提出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此外,重点流域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均为重点治理区域。
同时,随着近日“水十条”出台预期再次加强,两万亿投资也引发了污水处理概念股的走强。今年2月25日,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巴安水务涨停,江南水务涨8.76%,桑德环境、碧水源涨幅也均超过5%。
●污染治理市场化
随着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对污染治理模式的探索也成为各地今年两会的关注方向,其中得到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各大部委支持的第三方治理、PPP等热点话题被写入报告。
对于第三方治理,甘肃提出探索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内蒙古提出探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建立环境保护基金。天津提出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
在PPP模式的推动上,湖北提出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四川提出稳定和扩大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包,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加强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今年各地两会中不少地区提出鼓励再生能源回收利用。比如,广东省11名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企业和公众列为承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义务的主体,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中公众全面参与的制度,明确对承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义务的个人、企业进行奖惩的条件和范围,立法加强政府对再生资源利用领域的科技投入。
1月底,5部委印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有望进一步加快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随后,河北出台《河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