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的中国水污染防治盛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厂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8月20日获悉,在节水、水处理等领域拥有独门技术的多家以色列企业已率先登陆东莞,协助当地打造“中国水谷”
而对于水环境压力巨大的东莞来说,建设系统合理的水安全体系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
为什么是广东东莞
广东中以水处理环境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华耿介绍,今年,将会至少有10家以色列企业进驻,并开始运营,而意向入园的建工集团、康莱环保、森森环保等中以企业已超过40家。
潘华耿介绍,中以产业园建成后,引进的水处理企业和项目将在80个以上,产值超过150亿元,实现水处理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去年,中以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点推动的四大“中国-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合作”项目之一,以色列经济部也确认该产业园项目为中以合作重大平台。该园整体规划面积380亩,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重点开展东莞与以色列在水处理环保产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谢鸿昌向本报记者介绍,中以产业园已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知识创新中心等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组建多个研究机构,今年中以联合知识创新中心、中以创新研究院、中以水检测实验室等也将进入实质性运营。
中以合作何以选择广东东莞?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此前曾表示,广东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目前正处于经济全面深刻转型的一个关键阶段,最核心的战略是创新发展战略。而以色列最大的特色是一个创新的国度,中以合作、广东和以色列的合作,有助于把创新作为共同努力的重点方向和项目合作最大、最突出的亮点,将成为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端的、国际化的强有力引擎。
水处理三个重大机遇
潘华耿介绍,中以双方合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以色列高科技成果的展示、示范和交易平台,中以合作高技术项目的孵化器,中以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和高技术制造业集群,将松山湖打造成为中以产业合作的重大平台和以色列对华高科技输出的总部基地。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以产业园将设立一批中以共建的国家级研发机构,与以色列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中以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择优引进以色列的先进水处理技术,结合国内实际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提升我国水处理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创新。
目前,以色列水处理技术占全球水处理技术市场份额约30%,在灌溉农业、海水淡化,以及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等领域,以色列水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以色列的水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十分领先,每年对外出口金额达到几十亿美元。”以色列原工贸部部长沙龙•辛宏说。
记者了解到,在水处理和环保领域开展的中以合作示范项目,目前已有4个项目顺利完成,分别是环保部示范推广的“山西清徐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和“花都新华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东莞市示范推广的“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工程”,以及福建省环保厅示范推广的“核应急指挥中心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潘华耿表示,在中以产业园项目运作之后,东莞还将成立中以环保基金,推动入园高新企业的产业化,政府将给予引导资金资助,每年1亿元,连续投入5年共5亿元,最终把环保基金项目放大到十几亿元。
此外,中以产业园还将创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服务载体。
“目前中国的水处理领域正面临着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商业发展三个重大机遇。东莞乃至中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如何确定相应的政策配套等等,这些问题将在9月4日至5日举办的首届珠三角(东莞)水处理创新国际交流会上进一步探讨。”谢鸿昌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除以色列外,匈牙利等国家拥有水环境治理技术的企业代表团或相关组织也陆续与东莞接触,试图以此介入中国的水污染防治领域。
去年11月,到访的匈牙利环保协会会长科瓦奇就希望与东莞在环保产业方面开展合作。科瓦奇介绍,匈牙利在地下水污染治理、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具有技术先发优势,同时,匈牙利也是欧洲电子中心,对电镀废水处理方面技术成熟,希望与莞方在水和垃圾污染治理方面进行合作。
谢鸿昌对记者表示,珠江三角洲(东莞)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合作持续深化,环保水处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支柱产业的定位,预示着珠江三角洲(东莞)环保产业将迎来一个持续的黄金发展期。
谢鸿昌认为,东莞及珠三角环保水处理产业如何实现创新、有何新的发展路径、如何将环保产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如何将环保企业打造成全球化公司,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推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